又是一个申请季要轮回了,25fall的学生差不多完事了,26fall的学生已经开始磨刀霍霍在准备了。今天写点干货,送给即将要去英国留学的你。内容建议mark住融可赢配资,以后会用到。
No.1 和教授搞好关系,好处无尽!
留学生能接触到的第一手资源,其实是学校的导师。但大多中国留学生不会利用这层关系。核心还是因为先前的教育环境以及思维没扭转过来的问题,大部分学生利用不到这层关系也就算了,还把关系搞恶化了。
在英国这边,师生关系没有那么教条,在这边师生是平等合作关系,导师也是你的资源合作人,更是你的思维引导者,并不像国内那样“高高在上”,你要抛开先前被束缚住的体系,比如说不敢质疑,敬而远之,等对方来提携这种?千万不要有这种概念,英国这边的导师你要把他们当做合伙人看待。
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该怎么和这边的导师建立更深度的链接?
其实有个口诀的,就是先请教,再表达,再感谢这么个顺序。你要把这个口诀给记牢了,后面会有用的,而且平时就要用。而不是你考试的时候,或递交论文的时候才用这个东西。平常就要刷好存在感,保持和导师的沟通。
我这边的学生,在英本和英硕能拿高分的,基本都是懂怎么和教授和导师互动的,毕业后分数都贼高,就没有低的。比如论文分高的学生,我的学生基本都会自己有了框架后就和导师提前联系,他们会把问题挨个抛出来,比如他们会问导师,他们准备从某个角度切入这个问题,但发现文献a和b之间有冲突,能不能找他探讨下。你有具体问题,导师都愿意回复的。而且你会发现你这个论文导师参与进来的。就不会跑题,基础分就都在60+起步了,挂科不存在的。
拿到高后后,一定要邮件感谢,并表达下自己得到的收获,特别是你希望从导师这边要推荐信或研究项目甚至内推资格这种的。你这点情绪价值要会给。英国人比较注重内容和逻辑,你给情绪价值的时候一定要落在细节上。比如你课程结束了,给学系发一份感谢信,挨个跨一遍,不同的老师都夸一遍,从他们身上分别学到了啥?特别是那些小年轻老师,贼上头的。因为他们的工作能被肯定,会更利于他们留在学校以及后续晋升。适当的去代入下人家的利益关系,你会发现,你开悟了。
话说融可赢配资,这个都是付费文章内容,免费送你们了。学会了记得回头来个三连。
No.2 不要论文代写,把学术规范整明白!
大多中国留学生都有个毛病,就是抄袭,剽窃的问题。特别是有些学生抄习惯了,在英国用这套,真的是挂科挂到彻底,然后被劝退,学位证捞不到,白读的。
对于抄袭,论文代写等等问题,你一定要提前掌握英国这边的学术规范。比如论文的引用,写作的规范,APA这种都有的。都去过一遍。有些学生引用自己的内容,也都会被判定抄袭的,你这种格式不掌握好,你分数就拿不高。
再有就是,不要论文代写,不要论文代写,不要论文代写,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代写并不会拿到更高分,我这边每年接触到很多的申诉服务,大多都是论文代写挂掉的。你钱又花了,科目又挂了,何必了?
No.3 找个合适的人,把恋爱谈了!
留学这件事,个人觉得第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,尤其是去英国读硕士的学生,学习没你想的那么重要了。本身只是要个学历应对国内这边的求职筛选的。
反而你未来的伴侣的选择方面更加重要,你都去留学了,英国签证中心都帮你把对方的各个方面都筛选了一遍,无论是经济条件,还是语言能力,还是智力因素,以及独立能力等等,都帮你过了一遍。
对于大部分普通中产或精英一点的中产家庭的孩子来说,这可能是你能接触到最好的伴侣资源了。不要错过,等你回国你会发现,身边的人层次质量可能会更差,甚至还不如你留学期间的。
有些学生老觉得自己身边的留学生比较抽象,别这么觉得,正常的也很多,你不要带着有色眼镜。你一定要相信留学中心给你筛选出的留学生质量。其他你们价值观很同频,你们接受的高等教育同频,你们的认知边界也可能同频。能在这些领域都同频的已经很难得了。
我每年接触的学生和家庭太多了,有些学生不信邪的,非得要回国找的,然后回国先工作在找,越早越下沉,然后年龄又大了,自己好像也不能挑了,只能被迫将就的很多。真没那个必要。
在学校的时候,很多学生其实还是相对单纯的,没那么多功利心态。你工作后进入社会不一样,一样一样给你算的老明白了。对于有些家庭条件没那么好的学生来说,你提前布局,就等于胜人半子,未来躺赢的。当然,你能提前把这个事想明白,本身也跑赢了身边很多同龄人。
总了个结:留学这个事吧,拉长时间周期,到底是追求眼前的名校以及高分毕业,然后可以更好就业。还是更超前眼光,能在更后面的选择婚姻合伙人上一锤定音?这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的事情。
话说,现在的留学生,社交圈子很窄的,大家身边的朋友都不多的。你读书期间可能围绕的人还多点,回国后,你会进一步感受到冷漠了。尤其是工作的时候,都是同事,你们大多还是竞争关系。是敌是友都不好说,而且工作后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试错去找新的关系,累成狗了都不想动了。
今天聊的都是掏心窝子的真心话啊,我知道很多学生在第三个点上不爱听,觉得有爹味。额,你年龄稍微增长个几岁就明白了。都是过来人啊。
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